您好,欢迎来到思歌情感。
搜索
推荐
  • “东亚视野”下的中韩日文学关系

    “东亚视野”下的中韩日文学关系

    □朴宰雨[韩国]从专业领域看,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乃禹的研究领域属于典型的“比较文学”范畴,准确地说,属于比较文学领域中的“中国文学与朝鲜半岛文学比较研究”。事实上,近十来年,张乃禹聚焦于中国与朝鲜半岛近现代文学的互译传播与关系研究,发表和出版了许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纵观张乃禹的学术研究历程,可以发现他首先关注了中国近现代转型期文学与朝鲜半岛同时期文学的影响关系,然后再持续推进宏观层面的平行比较研究,如此就催生了他第一部著作《中韩小说现代化转型比较研究》的出版。此著作从主题意识、文学格局、文化冲
    发布时间:2025-06-16
  • “人人可诗”:让诗歌从象牙塔走向烟火人间

    “人人可诗”:让诗歌从象牙塔走向烟火人间

    新大众诗人代表梁小兰、曹兵、景淑贞、温雄珍、易敏、陈哲、王计兵、吴撇、希冀(从右到左)合影 甘肃诗人黑小白(右一)、湖南诗人易敏(中)在活动现场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6月12日,由《诗刊》社、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首届新大众诗会暨中国诗歌网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在湖南省湘潭市举行。外卖员王计兵、焊工温馨、农民景淑贞、烧烤摊服务员温雄珍、矿工榆木……数十位各行各业的写作者,来到湘江畔畅谈诗歌。在“人人皆可诗”的年代,诗歌的标准、边界在哪里?当身份成为一种标签,是否会模糊文学本来的面貌?在座谈
    发布时间:2025-06-16
  • 重新认识比较文学

    重新认识比较文学

    本期“南都书单”重点向大家推荐一部用文学性语言写就的比较文学研究史《比较文学的过去与现在》,该书由哈佛大学教授、比较文学系系主任大卫·达姆罗什撰写。作者全面分析了比较文学的基本问题,审视了200年的比较文学研究史。作者对古今中外的名家经典进行了比较文学视角的评说,令人耳目一新,好看好读。 “南都书单”是南方都市报为读者精选的近期好书,分为“文艺”“社科”“实用”“童书”四个类别,逢周日推出。 文艺 《比较文学的过去与现在》 (美)大卫·达姆罗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6月版,89.00元。 
    发布时间:2025-06-16
  • 张新颖:记得没读过这两本书

    张新颖:记得没读过这两本书

    格雷厄姆·格林的两本自传中译本,刚出版就到了我的书架上。每次瞥见它们,总想,要读,找时间读。这个念头反复出现,都超过了十年,终于在这几天落实。《生活曾经这样》刚拿到时,有些兴奋,因为作者,也因为译者。间谍小说的作者做过间谍,他的经历想来必不一般;译者陆先生,对于复旦人来说,敬重加上亲切,何况我还跟他借过徐燕谋先生自印的线装旧体诗集,在他的办公室短暂地闲聊了一会儿。《生活曾经这样》,陆谷孙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出版我急切地翻开书,没想到的情况发生了:读了十几页,读不下去。只好在书架上给它找
    发布时间:2025-06-16
  • 皮格马利翁与加拉泰亚:古希腊的雕像因爱而复生

    皮格马利翁与加拉泰亚:古希腊的雕像因爱而复生

    2025年6月12日皮格马利翁 by 让-巴蒂斯特·雷诺瓦,1786,凡尔赛宫国家城堡和特里亚农博物馆。 / 凡尔赛宫博物馆, 维基媒体共享资源关于爱、艺术、性别、自主以及人性的主题。简介皮格马利翁与加拉泰亚的神话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最具持久影响力的故事之一,贯穿了数世纪的文学、艺术和哲学讨论。这一故事最初由奥维德在《变形记》(Metamorphoses)第十卷中讲述,讲述了一位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爱上自己雕刻的雕像——这种爱既深且纯,以至于诸神怜悯他,将雕像赋予生命。这最初看似一个实现愿望的浪漫故
    发布时间:2025-06-16
  • 作家程皎旸:年轻人坚持梦想“打风都打唔甩”

    作家程皎旸:年轻人坚持梦想“打风都打唔甩”

    香港青年作家程皎旸。 新南方写作 “新南方写作”系列报道,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创作,致力推动文学新生力量破土而出。第一期关注的是香港青年作家程皎旸。 年轻的程皎旸身上有一种杂糅的气质:武汉人的直率、北京人的幽默、香港人的干练和拼搏进取。她是香港新一代异军突起的写作者,以“新移民”身份,游走在巨幅玻璃幕墙和窄小街巷之间,随手抓取一个个故事。 今年5月,程皎旸的中篇小说集《打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狂夏夜游》《香港快车》《海滨迷葬》等11篇作品,批评家称其为“新南方写作”的有力实践,“凸显了
    发布时间:2025-06-16
  • 一个女人,如果身上出现这“3种迹象”,往往说明她会越过越好

    一个女人,如果身上出现这“3种迹象”,往往说明她会越过越好

    人生路上,每个女人都渴望活得精彩、越过越好。可为什么有人在琐碎中逐渐黯淡,有人却能在岁月里熠熠生辉?其实,一个女人未来的生活走向,藏在她日常的状态和习惯里。当一个女人身上出现这 “3 种迹象”,就意味着她正走在越来越好的路上,这些迹象不是偶然,而是她经营人生的智慧体现。情绪稳定,不被小事左右 情绪稳定的女人,总能在生活的风浪中保持从容,而这份从容,正是她们越过越好的基石。杨绛先生一生历经坎坷,战乱、动荡、亲人离世,诸多磨难接踵而至。但她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在牛津求学时,面对生活的不便,她能笑着
    发布时间:2025-06-16
  • 谭德晶:《红楼梦》“零度视角”的运用

    谭德晶:《红楼梦》“零度视角”的运用

    在我们谈论红楼梦的“零度视角”之前,我们需要厘清这个词语或术语的定义,因为在此之前,关于这个术语的解释颇多不清甚至矛盾之处。在一些解释中,有人把它看作是全知视角的一种,却又认为它让作者处于中立客观的角度来叙述故事。《中国叙事学》其实,所谓“零度视角”的提出首先就是相对于全知视角而言的,全知视角的作者是全知全能,是上帝视角,是“360”度视角,而“零度视角”呢?则是作者什么都不“知道”,是“零知零能”,也就是说,作者自己完全退出小说,把故事的叙述完全交给人物自己和场景“自己”。我们打个比方,小说的
    发布时间:2025-06-16
  • 王美怡:用文学联结历史,留下广州千年风雅

    王美怡:用文学联结历史,留下广州千年风雅

    文/羊城晚报记者 梁善茵 实习生 熊安娜 图片/广东人民出版社提供近日,一场别致而唯美的新书发布会引起关注——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人民出版社、广州图书馆联合主办的“南风吹竹 妙音希声——《广州事情》新书暨文学影像首发式”举行,为观众带来一场融合声音、影像、剧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全新立体阅读体验。今年5月,广州城市史研究学者、作家王美怡出版新书《广州事情》,细述岭南大地上的文化印痕、四时风物里的城市记忆,绘就一幅两千年广州雅逸生活的声色长卷。“凉夜一蓑摇艇去,满身明月大江流。”岭南名士的风雅浪漫
    发布时间:2025-06-16
  • 美食里的“微观史学”

    美食里的“微观史学”

    电视剧《长安的荔枝》海报。图片源于网络王威廉■编者按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火热开播,让广东“6·6给‘荔’节”刮起的“甜蜜”旋风再度升级。源远流长的岭南荔枝文化在今天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广东作家如何从马伯庸的“岭南文化”系列小说中汲取经验,进一步讲好岭南人文故事、发挥文学母本作用、推动广东本土文学乃至文艺繁荣?广东省文联创研部副主任古梁金、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王威廉撰文分享了他们的思考。我祖籍西安,又常年生活在广州,看马伯庸的《长安的荔枝》有着更加亲切的感觉。这个故事很精彩,通过李善
    发布时间:2025-06-16
猜你还喜欢 更多>>

Copyright © 2019- sgw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